《天师栗》作者:宋·文同
天师携此种,至自上饶远。
当时十七树,高干倚孤巘。
苍蓬蒺藜大,紫壳槟榔软。
蜀部名果中,推之为上选。
【天师栗】原文-宋.文同
《渡溶江登五榕山兼谒诸葛祠作》作者:清·洪亮吉溶江江头石如磨,五龙徘徊一龙卧。排空一石支一楼,高干四出扶楼头。一枝雅复...
《续青城山四咏 其一 昭庆观》作者:宋·文同琳崖盘玉霄,彩翠接步武。云霞不可画,泉石固难谱。神幢逾百寻,帝辙历万古。灵瀑...
《瓦井》作者:清·朱彝尊瓦井社北东,中田卵塔七。丛丛蒺藜中,高下如卓笔。傍有石钟幢,各志岁月日。比丘守司徒,荣禄大夫秩...
《柳梢青 咏松》作者:清·徐籀翠耸霜崖。能寒耐暑,弄碧抽芽。万里涛声,寒山深藓,月上尤佳。钟陵五粒堪誇。更十里、重阴暮...
《随驾阅视群牧恭纪八首 其八 》作者:清·查慎行蒺藜苑小传唐监,苜蓿园荒笑汉家。自是累朝无马政,天留沃壤在龙沙。
《感遇十三首 其十 》作者:明末清初·朱鹤龄山南生美枣,山北生蒺藜。受气虽有异,岁寒同枯枝。青林改白道,故社成新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