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店

明·养玄子《太乙福应紫庭金镜集(附黄帝太一八门三种)》其它书

校訂序

太乙,又稱太一、太乙數、太乙式,為三式之首。《史記 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相傳太乙式產生于黃帝戰蚩尤時。《奇門五總龜》曰:「昔黃帝命風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宮法。」《史記 日者列傳》術數七家,太乙家居其一。《漢書 五行志》載有《泰乙陰陽》二十三卷。以上均表明太乙在西漢已有成書。官方如元朝司天監、明朝太史局、清朝的欽天監等,有專職的官員負責太乙數的研究及推演活動,並以此作為社會自然災害的預報為朝廷乃至君主提供重要的施政參考和依據。

已知流傳於世之太乙著述,有唐王希明《太乙金鏡式經》、宋楊惟德《景祐太一福應集要》、王佐《太乙秘書》、元曉山老人《太乙統宗寶鑑》、明王鶴鳴《登壇必究》等。《四庫提要 太乙金鏡式經》云:「核其大旨,乃仿《易》、《曆》而作。其以一為太極,因之生二目,二目生四輔,猶《易》之兩儀四象也。又有計神,與太乙合之為八將,猶《易》之八卦也。其以歲月日時為綱,而以八將為緯,三基五福十精之類為經,亦猶夫《曆》也。其法以八將推其掩迫囚擊關格之類,占內外災福。又推四神所臨分野,占水旱兵喪饑饉疾疫。又推三基五福、大小遊二限易卦大運,占古今治亂。」提要大體闡述了太乙數的來源、占法。簡言之,其法大扺本於《易緯 乾鑿度》太乙行九宮法,採用五元六紀,三百六十年為一大週期,七十二年為一小週期,太乙每宮居三年,不入中宮,二十四年轉一周,七十二年遊三期。《太乙統宗福應紫庭金鏡集》,不分卷,明鈔本,藏於大陸上海圖書館,部分葉面因蟲蛀有損,前後順序裝訂有誤且有闕葉,不署作者名。考諸家書目,均未載此書,但在大陸國家圖書館另藏有署名元曉山老人《太乙統宗福應紫庭金鏡集成》二十四卷,兩書是否同源,待考。「統宗」二字或源自《太乙統宗寶鑑》,「福應」二字或源自《景祐太一福應集要》。書末云:「養玄子推得萬曆戊午至辛酉此四年皆值無天之筭,占在天有變也。」據此推之,是書作者或為明萬曆年間之養玄子,本名則不可考。又,是書推筭太乙積年至庚申年二月癸丑日止,則成書時間當為萬曆四十八年。附錄《道藏》黃帝太乙三種如下:《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黃帝太一八門入式秘訣》、《黃帝太一八門逆順生死訣》。以上三書均載於《正統道藏》洞玄部眾術類,作者姓氏已佚,具體成書年代均無考。觀《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卷下所引北斗七星名:「魓 魒」,此七星名依據目前資料,最早出於《元應錄》,其載:「千歲沙門謂宋徽宗曰:吾有七氣之訣,一曰叩齒,每一叩齒而念一星。星者, 、 、 、 、魓、、魒。」其後此七星之名甚少引用,僅少數典籍有引,如北宋天聖年間張君房編《雲笈七籤》、明萬曆十九年高濂撰《遵生八牋》、明洪武年間劉伯溫輯《奇門遁甲秘笈大全》、《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所收《北斗治法武威經》,但七星名之 演變為魁。 ,查歷代字典,南朝梁顧野王撰《玉篇》、遼釋行均撰《龍龕手鑑》均未載,但載有魁字。惟清吳任臣撰《字彙補》考證曰: ,魁字之誤,見《元應錄》。當此推斷, 字應出現於北宋末年,而南宋及後甚少使用。因此,《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成書之年上限為北宋末年,下限為明代成立之前。其餘兩書當同論。又劉師培《讀道藏記》稱《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或出自唐宋之前」。綜上,《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等三書成書年代暫考證為宋。附此三本書之目的,為說明太乙起源甚古,與華夏先民祭祀密不可分,書中多符咒,而今後陸續計劃出版的宋明二代之太乙典籍中,亦附甚多符咒。本書校訂之際,最為遺憾之處是本編校小組無人能書寫符,故所附《道藏》本太乙典籍中之符均影印於原本。因校訂者學術水準有限,文本錄入和校對過程中難免存在錯漏之處,還請方家指正。是為序。歲次乙未孟春東海舟山莊圓於滬上客舟堂

  

  • 猪年三月二十出世的男孩子运势怎么样?
  • 猪年三月二十出世的男孩子运势怎么样? + 猪年三月二十出世的男孩子运势怎么样? ...

  • 腊月廿九是什么时候,是何生活有什么风俗人情
  • 腊月廿九是什么时候,是何生活有什么风俗人情 + 腊月廿九是什么时候,是何生活有什么风俗人情 ...

  • 我国十大元帅之聂的风水学传说故事
  • 我国十大元帅之聂的风水学传说故事 + 我国十大元帅之聂的风水学传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