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历史文化遗产:南京梅花山的文化艺术

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居在我国四大梅园之首,是闻名中外的赏梅圣地。南京梅花山已经变成南京市的关键标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梅花香溢南京金陵时,你是不是曾想过她拥有 如何的小故事呢?就追随我来体会下梅花山的风采,从而掌握南京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南京梅花山的文化艺术

梅花山是南京市城北紫荆山公园的一座小山丘,坐落于中山陵西北,明孝陵正南方。山顶遍植桂花,因而而出名。梅花山及其山脚下的“万株梅园”占地面积1533多亩,有近500个种类,30000余株梅树,有“桂花全球”之称,以种类独特而出名,为四大梅园之首,每一年春天举行有“中国南京国际性梅花节”。

梅花山因东吴大帝曹操葬于这里,本名孙陵岗、吴王坟。山脚下的曹操小故事园始建1994年,内有曹操塑像和曹操小故事浮雕图案碑廊。2006年,江苏地震局地震灾害工程项目研究所运用精细磁测技术性在峰顶仁德阁南端地底发觉大中型地下工程,极有可能就是曹操陵墓。

明孝陵坐落于梅花山正北方,神道在梅花山下由南折往东,通向“四方城”碑亭。传说故事明太祖朱元璋说曹操是条梁山好汉,要使他为自己守墓,因此 沒有迁出曹操的帝陵。梅花山南端的神道(即石象路)上共立有石兽6种12对,先后是:狮、獬豸、麟麟、马、大象、象,每个俩对,一卧一立。石象路终点立有墓表一对。

1944年,汪精卫病亡日本后葬于梅花山。1946年,国民党将要迁到南京市,何应钦一声令下将汪墓摧毁,汪氏尸骸在清凉山火化场遗体火化扬灰。汪墓旧址上修建一座廊亭,北边横额上面有孙科手书的“放鹤”二字,这里别名“观梅轩”。

峰顶观梅轩北端的仁德阁为1993年两岸商务接待协调会会张张平沼进行捐资。

南京梅花山是中国四大梅区之一,自明孝陵景区执行整合资源至今,梅花山赏梅总面积扩张了二倍,做到一千五百多亩。全世界已经发觉和培养的三百种桂花中,这儿有着二百多种多样共三万余株,并且一些是梅中绝品。依据花型,这儿的桂花可分成白梅、绿梅、硃砂(玉兰)、宫粉(粉色)、黄梅等几类。探梅、赏梅是南京市的民俗文化,而南京市植梅与赏梅的有悠久的历史,历六朝迄今长盛不衰。每每春天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桂花欣然怒放,重重叠叠,云蒸霞蔚,繁花似锦漫山遍野,一片香海,前去探梅、赏梅者高达四、五十万人,来此赏梅的游人纷至沓来。

南京梅花山更为宝贵的便是“别角晚水”种类的桂花。“别角晚水”是真梅系直枝梅类宫粉型的栽培品种,开花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下旬,花淡玫瑰红色,浅碗状,花朵重重叠叠,高达45瓣,內有碎瓣婆裟飘舞,十分好看。本种类是“桂花工程院院士”陈俊愉老先生,上世纪90年代在梅花山调研时发觉,并取名。因其对外开放常常有花朵开的不彻底周正,花朵边沿经常出现凹痕,称作打马虎眼,取其楷音为别角,开花期比较晚,花型水红,碎瓣流动性而得此名。花香醇,艳丽,特性优质又以其稀缺而更显宝贵,是梅花山的“镇山之宝”。

你很有可能也喜爱:
具有艺术风格的青岛市茂腔文化艺术
历数大连历史上的知名人士
独具一格地区特点的大连话
西安市兴教寺的历史时间传说故事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