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择日

唐朝民俗重阳节习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阴历九月初九的九九重阳节在中国现有几千年的历史时间,来到唐德宗贞元年间(785),更被明确为宣布的节日。唐朝皇家过九九重阳节,有赐宴、作诗、弓骑、猎捕等风俗习惯,那麼民俗也是如何逢年过节的呢,如今的黄历吉日就给你详细介绍,唐朝民俗重阳节习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唐朝民俗重阳节习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九九重阳节自汉朝至今就会有传统式的饮食搭配,这就是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汉晋时将重阳糕此谓“蓬饵”,“饵”,《说文解字》释为“粉底也”。饵,又称之为糕,扬雄说:“饵,或此谓糕。”它是将熟米捣碎或先将米碾成粉子,随后制成糕饼店。

汉魏时,用麦粉制做的叫饼,用米粉制作的就叫饵。《急就章》注云:“漫米而蒸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粘而也;搜面而煮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饼、饵的区别是很清晰的。

“蓬饵”是用蓬草加黍米做成。蓬草是一种菊科绿色植物,用蓬草仅仅取其香气。据《玉烛宝典》云:“九月食饵,饮菊花酒者,黍林并收,以因私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弊。”

据《西京杂记》记述,汉高祖的爱妃戚夫人有一侍儿全名是贾佩兰,在宫里时,每遇“九月九日”,便“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山茱萸,又命“越椒”,或是称“艾子”,是一种药植,其食香烈,有除虫、去湿、逐寒邪、治热寒、利五脏、益寿延年等功效。

因此 ,古代人将山茱萸做为避邪的灵物,每到九九重阳节,每个人配戴,后人称作“山茱萸会”,或称九九重阳节为“山茱萸节”。对于菊花酒,那时用黄菊花酿造而成的。黄菊花凌霜不枯,傲寒而开,味道清香,是益寿延年的妙品。因而大家每每黄菊花含苞欲放时,采花骨朵叶杆,杂以黍米酿造,待到第二年九月九日开坛取饮。不管列侯皇室還是佳官富贾,莫不喜爱。

来到唐朝,重阳糕的类别就多了起來,据《唐六典》和唐《食谱》等书记述,唐朝九九重阳节有麻葛糕、米锦糕及其菊花糕,《文昌杂录》上说:“唐季节物,九月九日则有山茱萸酒、菊花糕。”山茱萸可“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显而易见,佩茱萸、饮菊花酒早已变成唐朝关键的节日风俗习惯了。

北京市重阳节登高出游好去处
当代九九重阳节的实际意义 尊老孝亲搭建构建和谐社会
母亲节送礼物送什么给爸爸妈妈
母亲节祝福语大全

 

唐朝民俗重阳节习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 降霜二候蔓草黄落代表什么意思:叶枯而落
  • 降霜二候蔓草黄落代表什么意思:叶枯而落 + 降霜二候蔓草黄落代表什么意思:叶枯而落 ...

    唐朝民俗重阳节习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 521贺卡内容:给女朋友温暖留言板留言
  • 521贺卡内容:给女朋友温暖留言板留言 + 521贺卡内容:给女朋友温暖留言板留言 ...

    唐朝民俗重阳节习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 阴历七月初七:女儿节
  • 阴历七月初七:女儿节 + 阴历七月初七:女儿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