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中秋,又被称为秋社节、交中秋,是庆元花垣、鳳凰、吉首、泸溪等地广大苗族地区老百姓的传统式节日,一般在立秋节气时举行,是广大苗族地区同胞庆祝大丰收的日子,青年人男孩和女孩们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相处。那麼就要大家讨论一下,广大苗族地区节日赶中秋有哪些活动主题。
赶中秋是广大苗族地区民俗在丰收前或寒露前举办的游戏娱乐、互市、男孩和女孩青年人相处与庆贺大丰收即将来临等为內容的大中型民俗节日主题活动。在寒露时,本地人民群众终止干农事,穿上盛放,搭伴成群结队,相聚在传统式的秋坡上,开展打秋千、吹笙、歌舞表演等休闲活动。主题活动结束时,由许多人挑选出俩位有威望的人扮成“秋老年人”,向大伙儿恭祝大丰收和幸福快乐。
赶中秋时,秋场中非常热闹,大家唱苗,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繁华出现异常。八人秋形近纺车,高约8米,以粗木支撑点,里设八个荡秋千,每处能座l一两人。八人秋以人力资源旋转,当旋转一阵慢下来谁处于最高点时,就由谁歌唱。
传说故事在远古时期,广大苗族地区祖先神农氏,派一男一女去修真取谷种,教苗民栽种,使大家有五谷服用。因此 ,湖南省花垣县麻栗场至吉首市矮寨一带的苗民,每一年寒露日来临前,要过赶中秋,把神农氏派取走谷种的一男一女称之为秋公秋婆,为此留念神农氏的大德。
又由于阴历寒露日来临以前,水稻田、旱田农作物已经黄熟,因为神农氏的佑护,大丰收已变成定局,因而,赶中秋好似动员大会一样,四面八方的苗民都去赶秋聚会举办对歌、跳鼓、打秋千以及他休闲活动,留念神农氏祖先与秋公秋婆。
之后,赶中秋插进英雄人物漂亮美女的感情传说故事,使赶中秋变成了具备祷念神农氏取谷种盛业和赞颂随意感情实际意义的集体性游戏娱乐节俗主题活动,花垣县麻栗场的赶中秋,每一年报名参加的人民群众达七八万人之多。由此可见苗民对神农氏派人取谷种之钦佩。
节日全集:西方国家传统式节日有什么?
广大苗族地区节日风俗习惯之贵州凯里广大苗族地区的“游方”
传统式节日有什么之广大苗族地区传统式节日芦笙节
斗牛节是哪个中华民族的节日?广大苗族地区和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