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史部.战国策.赵三·秦赵战于长平原文解释翻译

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卷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而为媾。”虞卿曰:“夫言媾者,以为不媾者军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王之军乎?其不邪?”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虞卿曰:“王聊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从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史部.战国策.赵三·秦赵战于长平原文解释翻译

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媾秦,秦已内郑朱矣,子以为奚如?”虞卿曰:“王必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郑朱,赵之贵人也,而入于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赵卒不得媾,军果大败。王入秦,秦留赵王而后许之媾。


解释翻译


秦国、赵国在长平交战,赵国没有胜利,死了一个都尉。赵孝成王召见楼昌和虞卿说:“军队没有打胜,都尉又战死了一个,寡人派全部甲兵袭击秦军,怎么样?”

楼昌说:“没有好处,不如派出一个重要使者和秦国讲和。”

虞卿说:“那些谈论讲和的人,认为不讲和军队一定失败。可是控制讲和的权力在秦国手中。再说大王就秦国而论,是想要打败大王的军队呢?还是不是这样?”

赵孝成王说:“秦国是不遗余力了,一定准备打败赵国的军队。”

虞卿说:“大王姑且听从臣下的话,派使者拿出重要宝器去归附楚国、魏国。楚国、魏国想要得到大王的贵重宝物,一定让我国的使者进入他们的国家。赵国使者进入楚国、魏国,秦国一定怀疑天下诸侯在搞合纵,必定恐惧。如此,那么讲和的事才可以去傲。”

赵孝成王不听,用平阳君赵豹办理讲和事宜,派郑朱到秦国去,秦国接纳了郑朱。赵孝成王召见虞卿说:“寡人派平阳君与秦国讲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您认为怎么样?”

虞卿说:“大王与秦国一定不能讲和,赵国的军队一定被打败了,天下诸侯祝贺战争胜利的人都已经到秦国了。郑朱,是赵国尊贵的人,而进入秦国去讲和,秦昭王和应侯一定把这个显贵重要的使者给天下诸侯看。楚国、魏国认为赵国讲和,一定不会援救大王。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援助大王,那么讲和是不能成功的。”赵国终于没能与秦国讲和,军队果然被打得大败。赵王入秦朝拜,秦国扣留赵王后答应赵国讲和。


  • 史部.战国策.东周·谓薛公原文解释翻译
  • 谓薛公曰:“周最于齐王也而逐之,听祝弗,相吕礼者,欲取秦。秦、齐合,弗与礼重矣。有周齐,秦必轻君。君弗如急北兵趋赵取秦...

  • 史部.战国策.齐三·孟尝君将入秦原文解释翻译
  •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

  • 史部.战国策.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原文解释翻译
  • 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也,谓韩公仲曰:“今公疾攻魏之运,魏急,则必以地和于齐、楚,故公不如勿攻也。魏缓则必战。战胜,攻运...

  • 史部.战国策.魏三·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原文解释翻译
  •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訢谓王曰:“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

  • 史部.战国策.赵四·三国攻秦赵攻中山原文解释翻译
  • 三国攻秦,赵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齐人戎郭、宋突谓仇郝曰:“不如尽归中山之新地。中山案此言于齐曰,四国将假...

  • 史部.战国策.秦一·泠向谓秦王原文解释翻译
  • 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宋破,晋国危,安邑,王之有也。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齐必重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