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解释翻译

孝经带拼音:广至德章第十三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解释翻译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 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解释翻译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是要挨家挨户都走到,天天当面去教人行孝。以孝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父亲的都能受到尊敬;以悌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兄长的都能受到尊敬;以臣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君王的都能受到尊敬。《诗经》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如果没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有谁能够教化人民,使得人民顺从归化,创造这样伟大的事业啊!

【品读】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把至德的义意,扼要的提出来,使执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样的实行。上章是说致敬可以悦民,本章是说教民所以致敬。故列于广要道章之后。为十三章。

孔子为曾子特别解释说:执掌政治的君子,教民行孝道,并非是亲自到人家家里去教,也并非日日见面去教。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道理。例如以孝教民,使天下之为人子的,都知尽事父之道,那就等于敬天下之为父亲的人了。以悌教民,使天下之为人弟的,都知尽事兄之道,那就等于敬天下之为人兄的人了。以部属的道理教人,那就等于敬天下之做长官的人了。

孔子引述诗经大雅篇洞酌章的这两句话说:一个执政的君子。他的态度,常是和平快乐,他的德行,常是平易近人,这样他就像民众的父母一样。’孔子引此诗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崇高至上的一种大德,怎么能顺其民心到这种伟大的程度?

【故事】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注释出处

①家至:到家,即挨家挨户地走到。日见之:天天见面,指当面教人行孝。郑注:非门到户至而见之。

②教以孝二句:君子以身作则行孝悌之道,为天下做人子的做了表率,使他们都知道敬重父兄。

③教以臣二句:孔传说是天子在祭祀时,对皇尸行臣子之礼。皇,即先王。尸,是祭祀时由活人扮饰的受祭的对象。天子通过祭祀行礼,做出尊敬君长、当好人臣的榜样。

④恺悌二句:语出《诗经·大雅·泂酌》。据说原诗是西周召康公为劝勉成王而作。恺悌,和乐安详,平易近人。

⑤孰:谁。

⑥如此其大者乎:本章在引《诗》句后,又有一句概括性的结语,刘炫《孝经述议》说:余章引《诗》,《诗》居章末,此于《诗》下复有此经者,《诗》美民之父母,以证君之能教耳,不得证至德之大。故进《诗》于上,别起叹辞,所以异于余章也。

 

  •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纪孝行章第十原文解释翻译
  • xiàojīngdài pīn yīn :jìxiàoxíngzhāng dì shí孝经带拼音:纪孝行章第十...

  •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三才章第七原文解释翻译
  • xiàojīngdài pīn yīn : sān cái zhāng dì qī孝经带拼音: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卿大夫章第四原文解释翻译
  • xiàojīngdài pīn yīn : qīngdàfūzhāng dì sì孝经带拼音: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

  •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事君章第十七原文解释翻译
  • 孝经带拼音: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 下能相亲也。《诗》云:『心...

  •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感应章第十六原文解释翻译
  • 孝经带拼音: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

  • 经部.孝经.孝经带拼音:广扬名章第十四原文解释翻译
  • 孝经带拼音: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