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虞戴德第七十

公曰:“昔有虞戴德何以?深虑何及?高举安取?”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虞戴德第七十

子曰:“君以闻之,唯丘无以更也;君之闻如未成也,黄帝慕修之。”曰:“明法于天明,开施教于民;行此以上明于天化也,物必起,是故民命而弗改也。”

公曰:“善哉!以天教于民,可以班乎?”子曰:“可哉。虽可而弗由,此以上知所以行斧钺也。父之于子,天也。君之于臣,天也。有子不事父,有臣不事君,是非反天而到行耶?故有子不事父,不顺;有臣不事君,必刃。

顺天作刑,地生庶物,是故圣人之教于民也,率天如祖地,能用民德。是以高举不过天,深虑不过地,质知而好仁,能用民力,此三常之礼明而名不蹇。

礼失则坏,名失则惛。是故上古不讳,正天名也;天子之宫四通,正地事也;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正民德也;敛此三者而一举之,戴天履地,以顺民事。

天子告朔于诸侯,率天道而敬行之,以示威于天下也。诸侯内贡于天子,率名

地实也,是以不至必诛。

诸侯相见,卿为介。以其教士毕行,使仁守会朝于天子。

天子以岁二月为坛于东郊,建五色,设五兵、具五味、陈六律、品奏五声,听明教。置离,抗大侯规鹄,坚物。

九卿佐三公,三公佐天子。天子践位,诸侯各以其属就位。乃升诸侯,诸侯之教士,教士执弓挟矢,揖让而升,履物以射其地,心端色容正,时以伎。时有庆以地,不时有让以地。

天下之有道也,有天子存;国之有道也,君得其正;家之不乱也,有仁父存。是故圣人之教于民也,以其近而见者,稽其远而明者。

天事曰明,地事曰昌,人事曰比两以庆。违此三者,谓之愚民。愚民曰奸,奸必诛。是以天下平而国家治,民亦无贷。

居小不约,居大则治;众则集,寡则缪;祀则得福,以征则服;此唯官民之上德也。”

公曰:“三代之相授,必更制典物,道乎?”子曰:“否。猷德保,保惛乎前,以小继大,变民示也。”

公曰:“善哉!子之察教我也。”子曰:“丘于君唯无言,言必尽,于他人则否。”

公曰:“教他人则如何?”子曰:“否,丘则不能。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庶人以言,犹以夏后氏之祔怀袍褐也,行不越境。”

公曰:“善哉!我则问政,子事教我!”子曰:“君问已参黄帝之制,制之大礼也。”

公曰:“先圣之道,斯为美乎?”子曰:“斯为美。虽有美者必偏。属于斯,昭天之福,迎之以祥;作地之福,制之以昌;兴民之德,守之以长。”

公曰:“善哉。”


  •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易本命第八十一
  • 子曰:“夫易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行,而莫知其情;惟达道德者,能原本之矣。”天一,地二,...

  •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礼察第四十六
  • 孔子曰:“君子之道譬犹防与?夫礼之塞,乱之所从生也;犹防之塞,水之所从来也。故以旧防为无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

  •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主言第三十九
  • 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投壶第七十八
  •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殽,又重以乐,敢...

  •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五帝德第六十二
  •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

  • 经部.大戴礼记.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