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史部.国语.鲁语·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原文解释翻译

温之会,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使医鸩之,不死,医亦不珠。

史部.国语.鲁语·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原文解释翻译

臧文仲言于僖公曰:“夫卫君殆无罪矣。刑五而已,无有隐者,隐乃讳也。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今晋人鸩卫侯不死,亦不讨其使者,讳而恶杀之也。有诸侯之请,必免之。臣闻之:班相恤也,故能有亲。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君盍请卫君以示亲于诸侯,且以动晋?夫晋新得诸侯,使亦曰:‘鲁不弃其亲,其亦不可以恶。’”公说,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

自是晋聘于鲁,加于诸侯一等,爵同,厚其好货。卫侯闻其臧文仲之为也,使纳赂焉。辞曰:“外臣之言不越境,不敢及君。”


解释翻译


诸侯在温地盟会时,晋国逮捕了卫成公,把他押送到周,指使医生用毒酒暗害他,没有成功,医生也没有受到报复。

臧文仲对鲁僖公说:“卫君大概没有罪了。刑不过五种,没有用毒死的方法去暗害的。暗害就得避嫌疑。大刑是用甲兵讨伐,其次是用斧钺杀戮,中刑是用刀锯断肢,其次是用钻笮毁容,最轻的是鞭打,用来威吓百姓。所以用甲兵、斧钺杀死的在野外执行,用刀锯处死的在市、朝执行,五种刑法三个场所,这些都没有隐蔽地执行的。现在晋人毒死卫侯不成功,也没有报复医生,是想避去暗害的嫌疑。倘若有诸侯出面替卫君求情,一定会得到赦免。我听说:地位相同的人互相体恤,所以能够关系亲近。诸侯有了患难,其他诸侯去体恤他,这样才能教育百姓互相帮助。你何不替卫君求情以在诸侯间显示你的爱心,并且以此感动晋侯呢?晋侯刚刚成为诸侯间的盟主,让他也认为:鲁国不背弃它亲近的诸侯,我们不可以待他不好。”僖公很高兴,用二十对白玉送给周王和晋侯,于是卫侯得到赦免。

自此以后晋国遣使到鲁国聘问,规格要比其他诸侯高一等,送的礼物也比和鲁国同等爵位的要好。卫侯听闻臧文仲对自己被释放的作用,派人送礼给他。臧文仲推辞说:“别国臣子的话不越境,不敢和你有交往。”

 

  • 史部.国语.晋语·阎没、叔宽谏魏献子无受贿原文解释翻译
  • 梗阳人有狱,将不胜,请纳赂于魏献之,献子将许之。阎没谓叔宽曰:“与子谏乎!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

  • 史部.国语.晋语·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原文解释翻译
  • 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

  • 史部.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原文解释翻译
  •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忓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

  • 史部.国语.晋语·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原文解释翻译
  • 公子过宋,与司马公孙固相善,公孙固言于襄公曰:“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狐偃其舅...

  • 史部.国语.晋语·齐姜劝重耳勿怀安原文解释翻译
  • 齐侯妻之,甚善焉。有马二十乘,将死于齐而已矣。曰:“民生安乐,谁知其他?”桓公卒,孝公即位。诸侯叛齐。子犯知齐之不可以...

  • 史部.国语.晋语·文公学读书于臼季原文解释翻译
  • 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也?”解释翻译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