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孙子兵法.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原文解释翻译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子部.孙子兵法.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原文解释翻译


解释翻译


仗打胜了,城攻取了,但不能因之建立功业、巩固政权,那是危险的,这叫白费力气。因此说,英明的君主应该很好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应该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是于国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用兵,不是处于危险境地不要交战。君主不可因为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领也不能因为一时恼火而命令作战。合于国家长远利益就行动,不合符国家长远利益就停止。愤怒可以转化为高兴,恼火可以转化为喜悦,但灭亡了的国家却不可再存在,死掉人也不可能再活过来。因而,明智的君主应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优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个问题,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根本原则啊!

本篇的要点在于修,即修功,巩固胜果,把敌人的力量吸收到自己内部,人员,武器,物资等,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孙子重利的原则在此篇得到完全体现。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只有在合于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行动。世俗之人则恰恰相反,以性格、情绪、恩怨......为行动的一时动因。结果逞一时之快,得来的只是利益的损失,陷入更恼火、更后悔的境地。

不能简单地把利看作钱、财富,它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主动权、士气、人心、信誉、威慑等。

开战前,不应立即考虑如何打胜仗,而要考虑此仗的结果是否对己有利。如果是,才可以集中精力考虑如何取胜;如果否,应该坚决地避免战斗的发生。

 

  • 子部.孙子兵法.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原文解释翻译
  •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

  • 子部.孙子兵法.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原文解释翻译
  •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

  • 子部.孙子兵法.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原文解释翻译
  •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解释翻译用火来辅助进攻者高明,以水来辅助进攻者强大。水可以阻隔敌人...

  • 子部.孙子兵法.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原文解释翻译
  •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

  • 子部.孙子兵法.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原文解释翻译
  •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

  • 子部.孙子兵法.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原文解释翻译
  •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