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借尸还魂原文解释翻译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借尸还魂原文解释翻译


解释翻译


古人按语说.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 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历史上常有这种情况,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都喜欢推出亡国之君的后代,打着 他们的旗号,来号召天下。用这种借尸还魂的方法,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在 军事上,指挥官一定要善于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 的力量。有时,我方即使受挫,处于被动局面,如果我方善于利用敌方矛盾,利用 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也能够转被动为主动,改变战争形势,达到取胜的目的。

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 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 况,对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很难加以利用。而没有什么作为的势力, 往往要寻求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这部分势力,往往可以达到敢胜的目的。

秦朝实行暴政,天下百姓欲为乱者,十室有五。大家都有反秦的愿望,但 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就难成大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被 征发到渔阳戍边。当这些戌卒走到大泽乡时,连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没,眼看无法 按时到达渔阳了。秦朝法律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戌卒,一律处斩。 陈胜、吴广知道,即使到达渔阳,也会误期被杀,不如一拼,寻求一条活路。他们 知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思想,正是举兵起义的大好时机。陈胜又想到,自己地 位低下,恐怕没有号召力。当时有两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 扶苏,温良贤明,已被阴险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杀害,老百姓却不知情,另一个是楚 将项燕,功勋卓着,爱护将士,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 公开打出他们的旗号,以期能够得到大家拥护。他们还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 巧妙地作了其它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腹中发现一块丝帛,上写陈胜 王(这个王字是称王的意思),士兵大惊,暗中传开。吴广又趁夜深人静之时, 在旷野荒庙中学狐狸叫,士兵们还隐隐约约地听到空中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口 号。他们以为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让他来领导大家的。陈胜、吴广 见时机已到,率领戍卒杀死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他说:我 们反正活不成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于是, 陈胜自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天下云集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 后来,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势力增强,但还不雄厚。他和孙权都把眼睛盯住四川,那 里地理位置好,资源丰富,是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好地方。但是,曹操统一中原的决 心已定,虎视眈眈,牵制住了孙权的力量。刘备、孙权一时都对四川无法下手。公 元215年, 曹操进攻汉中,张鲁降曹。益州刘璋集团形势危急。这时,刘璋集团内 部争权夺利,分崩离析。刘璋深怕曹操进攻四川,心想,不如请刘备来,共同抵御 曹操。刘备得讯,喜不自胜,正中下怀,这不正是他进军四川的大好时机吗,他派 关羽留守荆州,亲自率步卒万人进入益州。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自 己为镇西大将军兼益州牧。

刘备、刘璋的这段蜜月肯定长不了。一日,刘备接到荆州来信,说曹操兴 兵侵犯孙权。刘备请刘璋派三万精兵、十万斛军粮前去助战。刘璋怕削弱了自己的 力量,只同意派三千老兵出川。刘备乘机大骂刘璋:我为你抵御曹操,你却吝惜钱 财,我怎能和你这种人合作共事!于是向刘璋宣战,乘胜直捣成都,完成了占领四 川的计划。刘备就是借刘璋这个尸,扩充了实力,占据了四川,为以后建国打 下了基础。

注释出处

①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已用。

②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①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无什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③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古人按语: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打草惊蛇原文解释翻译
  •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解释翻译复者,阴之媒也,意即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 隐藏之敌...

  •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欲擒故纵原文解释翻译
  •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解释翻译古人按语说:所谓纵着,非...

  •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擒贼擒王原文解释翻译
  •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解释翻译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它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好比龙出...

  •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调虎离山原文解释翻译
  •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解释翻译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 诱他...

  • 子部.三十六计.攻战计·抛砖引玉原文解释翻译
  • 类以诱之,击蒙也。解释翻译古人按语说: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 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