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筛过,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心气刺痛。用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
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小便浑浊,状如精液。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榨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小儿阴肿(阴茎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蛇虫咬伤。用木香不限量,煎水服,有奇效。
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附方
木香的主要功用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地黄
  • 释名亦名 (音户)、芑(音起)、地髓。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主治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箬
  • 释名箬,音若。亦名辽叶。气味(叶)甘、寒、无毒。主治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肺壅、流鼻血。用...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徐长卿
  • 释名亦名鬼督邮、别仙踪。气味(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主治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三七
  • 释名山漆、金不换。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主治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赤痢血痢。用三七三...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
  •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气味(花)咸、温、有小毒。主治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

  • 子部.本草纲目.水部·露水
  • 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