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大麻

释名
火麻 、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大麻

气味
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治麻勃(大麻的花):
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每临星时服一小撮。
瘰疬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叶各等分,作炷灸患处百壮。
刀伤病麻木。用麻勃一两、蒲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风病麻木。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开水送下。
麻(麻子连壳的总称,大麻的果实):
大便秘,小便数。用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厚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一起熬研,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浆水帝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麻仁丸”。
月经不通(或两、三月,或半年一次)。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两,研匀,熟酒一升中沁一夜,每天服药一升。
消渴(日饮数斗,小便赤涩)。用秋麻子仁一升,加水三升,煮开三四次。饮汁。
血痢不止。用麻子仁汁煮绿豆空心吃,极效。
刀伤瘀血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葱白十四枚,捣烂,加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
发落不生。用麻仁汁煮粥常吃。
小儿头疮。用麻仁五升,研细,水绞取汁,蜜调搽疮上。
大麻油:熬黑敷头上,治发落不生。
大麻叶:
下蛔虫。用大麻叶捣汗服五合。
疟疾。用大麻叶,炒香,过一会,研为末,临发病前用茶或酒送服适量。
大麻的茎或茎皮:治破血,通小便,跌打损伤。
大麻根:带下崩中,热淋下血,跌打瘀血。
沤麻汁:消渴、瘀血。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燕脂
  • 释名亦名 赦。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芫花
  •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主治突发咳嗽。用芫花...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见肿消
  • 释名绿葡萄、五爪金、五爪龙、山葡萄、玉葡萄、大接骨丹、赤葛、赤木通气味酸涩、有微毒。主治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何首乌
  • 释名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气味(根)苦、涩、微温、无毒。主治骨软风疾...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芦
  • 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

  • 子部.本草纲目.石部·铜矿石
  • 集解铜矿石,状如姜石而有铜 星,熔之取铜也,出铜山中。气味酸,寒,有小毒。主治丁肿恶疮,为末傅之。驴马脊疮,臭腋,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