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稻

释名
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子部.本草纲目.谷部·稻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海外侨胞末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阴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
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2浸洗三、五度,可愈。
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豆蔻
  • 释名草豆蔻、漏蔻、草果。气味(仁)辛、涩、温、无毒。主治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

  • 子部.本草纲目.人部·秋石
  • 释名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精致的称为秋冰。气味咸、温、无毒。主治虚劳冷疾,小便频数,漏精白浊。制成的方剂有秋石还元丹...

  • 子部.本草纲目.水部·节气水
  • 释名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气味甘、、平、微寒、无毒。考...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蚤休
  • 释名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气味(根)苦、微寒、有毒。主治惊阐、疟辩...

  • 子部.本草纲目.土部·白鳝泥
  • 主治主治火带疮。水洗取泥炒研,香油调傅。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细辛
  • 释名亦名小辛、少辛气味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 等症,可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