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本草纲目.木部·松

释名
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

子部.本草纲目.木部·松

气味
松脂:苦、甘、温、无毒。
松节:苦、温、无毒。
松叶:苦、温、无毒。
松花:甘、温、无毒。

主治
关节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炼酥三升,搅稠。每天清晨空心服一匙。一天服在次。服药期间,以面食为好。忌食血腥、生冷、酸物。百日病愈。
肝虚目泪。用炼过的松脂一斤、米二斗、水七斗、曲二斗造酒频饮。
妇女白带。用松香五两、酒二升,煮干,捣烂,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风虫牙痛。把松脂在滚水中泡化,漱口,痛即止。
龋齿有孔。有棉裹松脂塞孔中。
久聋不听。用炼松脂三两,巴豆一两,和捣成丸,薄棉裹定塞耳中,一天二次。
一切肿毒。用松香八两、铜青二钱、蓖麻仁五钱,同捣作膏,摊贴患处。
疥癣湿疮。有松香研为末,加轻粉少许,先以油涂疮上,再撒上药末。几次即见效。
阴事宜湿痒。用松香末卷入纸筒内,每筒加花椒三粒,油浸三日,令纸筒燃烧滴油,取油搽患处。搽油前,以淘米水把患处洗净。
松节:
关节风痛。用松节(按:即松的茎干上的瘤状节)泡酒,每服一俣,一天服五、六次。
转筋挛急。用松节一两,锉细,加乳香一钱,慢火炒焦,出火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热木瓜酒调下。
风热牙痛。有油松节如枣大一块,切碎,加胡椒七个,浸热酒中,乘热再加飞过的白矾少许,即取以漱口,一、五次后见交。又方:用松节二两、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煎汤漱口,热漱冷吐。
反胃吐食。用松节煎酒细饮。
跌扑伤损。用松节煎酒服。
松叶:
预防瘟疫。有松叶切细,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能防时疫。
中风口邪。有箐松叶一斤,捣成汁,放酒中浸两宿,又在火旁取温一宿,初服半升,渐加至一升,以头面出汗为度。
关节风痛。用松叶捣汁一升,在酒在升中浸七日,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
脚气风疮。用松叶六十斤,锉细,加水四石,煮成五斗,和米五斗照常法酿酒。七日后,取酒饮,以醉为度。
风牙肿痛。有松叶一把、盐一合、酒二升,共煎含漱。
大风恶疮。用松叶二斤、麻黄(去节)五两,锉细,泡酒二斗中。几日后,每次温服一小碗,服至见效为止。
阴囊湿痒。用松叶煎汤多洗。
松花: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

 

  • 子部.本草纲目.水部·露水
  • 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箬
  • 释名箬,音若。亦名辽叶。气味(叶)甘、寒、无毒。主治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肺壅、流鼻血。用...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地黄
  • 释名亦名 (音户)、芑(音起)、地髓。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主治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徐长卿
  • 释名亦名鬼督邮、别仙踪。气味(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主治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三七
  • 释名山漆、金不换。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主治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赤痢血痢。用三七三...

  • 子部.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
  •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气味(花)咸、温、有小毒。主治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