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雷实、雷矢、竹苓。
气味
苦、寒、有小毒辣。
主治
下寸白虫(绦虫)。和雷丸,水浸,去皮,切细,焙为末。五更时,吃炙肉少许,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匙,上半月服药,效果轻好。
小儿出汗,有热。用雷丸四两,研为末,加粉半斤,拌匀扑身上。
附方
雷丸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对于驱杀绦虫,疗效很好。现在说用劲治蛔虫病和钩虫病。
释名
雷实、雷矢、竹苓。
气味
苦、寒、有小毒辣。
主治
下寸白虫(绦虫)。和雷丸,水浸,去皮,切细,焙为末。五更时,吃炙肉少许,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匙,上半月服药,效果轻好。
小儿出汗,有热。用雷丸四两,研为末,加粉半斤,拌匀扑身上。
附方
雷丸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对于驱杀绦虫,疗效很好。现在说用劲治蛔虫病和钩虫病。
释名亦称白龙粉。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再经火煅制成。气味辛、甘、冷、无毒。主治热阙(按:指伏热引起...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主治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
释名亦名栗当、草苁蓉、花苁蓉。气味(根)甘、温、无毒。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等症,用列当二斤,捣烂筛净,泡酒喝。
释名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气味(根)甘、微寒、无毒。主治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
释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气味(子)辛、大温、无毒。主治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
释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气味苦、温、无毒。主治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