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指蝉翼砂以内微茫隐现之千流水。因其自头而分,交襟于脚,分合之形,如人腰带之间所佩金色,故以名之。缪希雍的《葬经翼?察形篇》说道:“凡真穴必有圆动处…盖有此因相可乘,左右必有微茫曲抱之水交揖于穴前小明堂内,后人更之曰虾须、蟹眼、金鱼者。此也。”金鱼水是干流水,其形隐约,不必真有水流,但须有寸高寸低之痕迹。金鱼界合相辅于穴场左右,是贵穴结处的重要证佐。郭璞在《葬经》中说道:“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注曰:“支垄二者俱欲得水。高垄之地,或从腰落,虽无大江拦截,亦必有池塘以止内气。不则去水稍远,而随身金鱼不可无也。倘金鱼不界,则谓之雌雄失经(有山无水),虽藏风亦不可用。”金鱼之水,须有蝉翼之砂护卫,无砂拘转,则水散乱不聚,反遭其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