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夕》作者:唐·元稹
引用典故:孙登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⑴。
云雷时(一作暗)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⑵。
草木凡气尽⑶,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⑷。
啼儿屡哑咽,勌僮时寝兴(寝兴:睡下与起床。)。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获麟章:参卷2《青云驿》注。),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事:卢本作“去”。),丘道安可胜(丘道:孔丘之道,即儒家之道。)。
蜉蝣不信鹤⑸,蜩鴳肯窥鹏⑹。
当年且不偶,没(一作殁)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汨其泥⑺,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⑻。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⑼。
⑴ “金火”句:古人以为,西方属秋属金,南方属夏属火,夏秋之交,为金火交替之时。⑵ 露:原作“云”,据蜀本、杨本、董本、马本、类苑、胡本、全诗及文意改。⑶ 凡气:犹言重浊之气。夏天气浊,秋天气清,秋天降临,故云凡气尽。⑷ 蟏蛸:蜘蛛之一种,即蟢子,古人以为喜兆。《诗·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蟏蛸在户。”孔颖达疏:“蟏蛸,长踦,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⑸ “蜉蝣”句:生涯短暂之蜉蝣,不相信世上有长寿之鹤之存在。蜉蝣,虫名,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⑹ “蜩鴳”句:《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⑺ 汩其泥:搅浑泥沙。《楚辞·渔父》:“屈原既放……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淈通汩。⑻ “非白”二句:汉王充《论衡·累害》:“青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青蝇点素喻小人谗害好人。⑼ 孙登:字公和,三国汲郡共县(今河南卫辉市)人,无家属,居北山土窟之中,好读《易》,弹一弦琴。旋居宜阳山,善啸。文帝使阮籍往观,与语,不应。嵇康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将别,谓康曰:“子才多识寡,难免乎于今之世矣。”事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晋书·阮籍传》。
【秋堂夕】原文-唐.元稹
《春江》作者:明末清初·毛奇龄湛湛春江覆绿波,夕阳江上奈愁何。人家菰菜新晴少,浦口杨花薄暮多。野雾行舟迷远渡,晚寒归鸟...
《秦人洞 其二 》作者:清·田雯苍茫入去无多路,草木田庐种种宜。村口客来沸鸡犬,洞中人尽古须眉。翻嗟渔父迷花径,好共瞿童...
《课儿联 其七十七 》作者: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老人对菊水;渔父间桃源。
《秋尽独登黄鹤楼,望见经略相公回京》作者:明末清初·顾景星鹤山秋尽俯晴空,百里云涛在眼中。棂槛长开三面水,塔铃不断四时...
《黄鹤楼感兴四首 其三 》作者:明·沈钟峻嶒千仞叠层楼①,管领江山亿万秋。草树参差横断野,帆樯上下乱行舟。乘云尚忆仙人去②...
《晦泊大湖口滩行三日矣》作者:清·赵执信岂意随渔父,他乡断送秋。炎云浮庾岭,清涨阻虔州。征雁寒呼客,跳鱼夜打舟。自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