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经·第十九章原文解释翻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经·第十九章原文解释翻译

jué shèng qì zhì , mín lì bǎi bèi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jué rén qì yì , mín fù xiào cí ;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jué qiǎo qì lì , dào zéiwúyǒu。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ǐ sān zhě , yǐwéiwén bù zú , gùlìngyǒusuǒshǔ,jiànsù bàopǔ,shǎosī guǎ yù 。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解释翻译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译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真正的圣人或统治者应该以无为而治放弃束缚人们的巧智,这样就会使百姓受益百倍了。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真正的仁慈者都应该放弃礼仪,这样就会使百姓回到原始的孝慈时代。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如果大家都放弃了一些利益和难得的物品,那么就不会有盗贼了。这里让我想到了第三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上面在此只是列举了三个实例,文字描述的事情是有限的,这里是希望人们都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上一章叙述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本章则针对社会病态,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本章中,许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欲结束,把绝学无忧作为下一章的开端。本书主张把此句放在本章的观点,绝学无忧正可以与前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列。

[长篇大论]

老子在本章提到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往往有道行的人,都是很朴实的。大家好好理解。

无凭无据的信义

胡雪岩是清末的一位有名的红顶商人,他在经商的同时也开办了一家阜康钱庄。

阜康钱庄开业不久,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

这位特殊的客户叫罗尚德,是清朝驻守杭州绿营兵的千总。他存入阜康一万两银子,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这让阜康钱庄的掌柜很为难。

原来罗尚德在老家时,是个赌徒,订下婚约却不提婚期,因为好赌,用去了岳父家一万两银子,一直还不上,最后岳父提出只要罗尚德同意退婚,宁可不要银子。这下可刺激了罗尚德,他不仅同意退婚,并且发誓做牛做马也要还上这一万两银子。

罗尚德后来投军,辛辛苦苦,十多年熬到六品武官的职位,省吃俭用积攒了这一万两银子。前几天接到命令,要到江苏与太平军开仗,因为没有亲眷相托,因而将银子存入阜康钱庄。

他对钱庄的伙计说:我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就是因为我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我把钱存在这里让你们给以保管,我不是图增利息;我自己带兵打仗生死未卜,也没有必要带个存折在身上,那多麻烦呢。

得知这一情况,胡雪岩当即决定:尽管客户不要利息,也仍然以三年定期的利息给予计算,尽管客户不要存折,也仍然要立个字据交由当时的主管刘庆生代管。

罗尚德后来在战场上阵亡。临死前,他委托两位当兵的老乡将自己存在阜康钱庄的银子提出,转给老家的亲戚,以便还上岳父家的赌债。

两位老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了阜康钱庄,办理银子的转移手续。原以为会受到钱庄的刁难和麻烦,甚至阜康钱庄会因为没有凭据赖账。他们没想到阜康钱庄除了请人证实他们是罗尚德的老乡以外,没费半点周折,就连本带利为他们办了手续。

阜康钱庄付出了罗尚德一万两的存款。两个办理取兑银两的老乡回到军营,讲了他们的经历,许多官兵把自己的多年积蓄甘愿长期无息存在阜康钱庄。

从此,阜康钱庄的声誉一下子传开了。

注释出处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二章原文解释翻译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解释翻译
  • 知不知,上;不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zhī bù zhī ,shàng;知不知,上;b...

  • 子部.老子道德经.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原文解释翻译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

  •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解释翻译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dàch&eacut...

  • 子部.老子道德经.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原文解释翻译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经·第十四章原文解释翻译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