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老子道德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原文解释翻译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子部.老子道德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原文解释翻译

执(zhí)大(dà)象(xiàng),天(tiān)下(xià)往(wǎng)。

往(wǎng)而(ér)不(bù)害(hài),安(ān)平(píng)泰(tài)。

乐(lè)与(yǔ)饵(ěr),过(guò)客(kè)止(zhǐ)。

道(dào)之(zhī)出(chū)口(kǒu),淡(dàn)乎(hū)其(qí)无(wú)味(wèi),

视(shì)之(zhī)不(bù)足(zú)见(jiàn),听(tīng)之(zhī)不(bù)足(zú)闻(wén),

用(yòng)之(zhī)不(bù)足(zú)既(jì)。


解释翻译


掌握天地万象的法则执大象天下往,这个象字,不是叫我们抓一只大象,而是现象的意思。人要懂得天地万有的大现象法则,则天下都可去得,而无往不利。关于这一点,古代儒道两家不分时,都有同样的解释。在道家的原始经典《阴符经》上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就是大象,因为道法于天,因而有了风雨雷电的变化,日夜明暗的往来,春夏秋冬的替代。了解了这些现象,在修道做工夫上,对于境界的变化和影响也就清楚明白了,这是《阴符经》的道理。

第二个儒道不分的事实,是《易经》的八卦。我们抬头一看,低头一看,大地间有八个大现象挂在那里,上面是天体,下面是大地。这八个现象,天、地、太阳、月亮、风。雷、山、泽,互相在交换影响,构成了宇宙万象的根源。若是我们了解大象的法则,天下就无往而不利了。

往而不害,安平太,人生要懂得这个天地的法则,所以,道家叫我们处世要抓住大象。但是人人都不肯注大象,却经常在小地方计较。一块钱计较得很精明,而经常几十万、几百万反而被骗去了。有人拼命地节省,一毛钱也舍不得用,然后积蓄到了几百万,拿去放利息,一下子被倒账,就没有了。因为他只看到小利,没有把握大的状况之故。大象是从大处着眼,所以能够天下往。往而不害,向前一直去,在完全无害的情况下,永远都会平安,永远都是太平。

安、平、太三个字有三个意义:安是我们现在讲的平安;平是永远的平等,没有波动;太是永远站在原始的基点上。太就是原始的那一点,既无进也无退,不是前也不是后,永远是在那个基点上。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永远就在人生的本分上。能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人,永远都是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乐包括音乐和玩乐,以及很好听的歌声。假使我们走在街上,忽然听到一栋楼上传出好听的音乐,或见到社会上的好玩事物,这些都属于乐。饵是诱惑人的东西,凡是好听、好看、好吃的在那里,过客经过时就会停下来看一看。世界上一切物质的东西,只要使人感到舒服快乐的,人人都会受到诱惑。

但是,讲到道,就很可怜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世界上的人,如果能了解这个大道,本来可以回转过来,找到生命本来的这个道,无奈何,很少有人大彻大悟。因为道这个东西,讲起来淡而无味,讲了半天仍是空话,听的人仍然不晓得道是什么样子;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所以修也修不成。

有人说,修道用功半辈子,成果在哪里也不知道。想修道能够长生不死,结果还是死,死得比别人更早;有时候死得虽然比别人晚一些,但又更加痛苦。所以道究竟在哪里?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呢?因为大家不知道执大象这个大原则,忘记了它的用。

 

  • 子部.老子道德经.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原文解释翻译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原文解释翻译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经·第九章原文解释翻译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chí &e...

  • 子部.老子道德经.道经·第十七章原文解释翻译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t&a...

  • 子部.老子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原文解释翻译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