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子部.老子道德经.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原文解释翻译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子部.老子道德经.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原文解释翻译

民(mín)不(bù)畏(wèi)威(wēi),则(zé)大(dà)威(wēi)至(zhì)。

无(wú)狎(xiá)其(qí)所(suǒ)居(jū),无(wú)厌(yàn)其(qí)所(suǒ)生(shēng)。

夫(fū)唯(wéi)不(bù)厌(yàn),是(shì)以(yǐ)不(bù)厌(yàn)。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自(zì)知(zhì)不(bù)自(zì)见(xiàn);

自(zì)爱(ài)不(bù)自(zì)贵(guì)。故(gù)去(qù)彼(bǐ)取(qǔ)此(cǐ)。


解释翻译


不愚弄社会人民 自爱而不自贵文字的问题要先说明一下,厌这个字,现代普通的解释是讨厌之厌,可是,古文有时候是借用,作为压迫的压字解。民字,也不能看做专指老百姓或指国民。秦汉以前书中的民字,相当于现在白话文中的人们、人类,如果当成老百姓、国民的观念看,会把古书读错的。

民不畏威,一般人并不怕政治的权威,政治到达最高的成就时,就是天下太平的盛世;当道德的政治达到不需要威权的时候,人们会自动自发呈现出道德,不需要刑法了。道德的政治,做到没有任何形象上的威严时,才是真正的威严。当然,这要靠每人自动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依靠外在刑法的管制。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是玩弄的意思,居字真正的意义是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社会。无狎其所居这句话,就是大政治不玩弄这个社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政治。

如果要严格研究这句话,需要列举古今中外某些大政治家如何玩弄这个社会。但是真正高明的政治,是不玩弄人,更不会愚弄社会,也就是后世所讲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道理。人不可自以为高明而去玩弄人、玩弄天下,而丧失道德。贪图物质享受的人玩物丧志,自己的情操会堕落。无狎其所居,也是这个道理。

无厌其所生是不要压迫人,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类的道德能持续发展,一切自然生生不息。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前面的厌字应念成压,可是不能死啃文字。研究训诂之学,又叫做小学,所以我常说要认得中国字。例如一个张字,不要以为只是一个姓氏,另外还有开张大吉、紧张等等,这些张字都因转借而用法不同,各有其意义。上古的字,只有几千个在运用,所以,同样一个字,可以表达多种意义,多种观念。现在用白话表达的话,有时候要用好几个字才能表达一个观念。这属于外文的方式,而中国文字不同,一个字可以代表很多观念。

夫唯不厌,因为你不施加压力给社会人民,是以不厌,所以人民自己也不感受压迫,自然会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很快乐。我们看动物世界,只要合于天时地利,那些动物自然就活得很好。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这是讲一个道德领导的哲学,也就是我们自己的道德哲学。人要能够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老子在第三十三章讲过智与明两个字,就是知人者智,能了解别人,那是聪明智慧;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才算明。天下明白人很难找,真正的明白人,就是能够了解自己,但是,人永远不了解自己。所以说,只有圣人才能自知,不自欺,没有主观的成见,达到无我的境界。圣人也能够做到自爱、自重;能够尊重自己,才能够尊重别人,也才能够爱人。但是圣人不自贵,自己不认为高贵,不像一般人有了学问、有了地位、有了钱,就认为自己了不起,那就完了。那是彻底的凡夫,平凡的人。故去彼取此,真正的自知自爱不自贵,就是能舍弃了自贵自见,那才是圣人之道。

 

  • 子部.老子道德经.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原文解释翻译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

  • 子部.老子道德经.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原文解释翻译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

  • 子部.老子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解释翻译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

  • 子部.老子道德经.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畏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原文解释翻译
  •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畏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

  • 子部.老子道德经.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原文解释翻译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 子部.老子道德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原文解释翻译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