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tiān xià zhī zhì róu , chí chěng tiān xià zhī zhì jiān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wúyǒurùwújiàn, wú shì yǐ zhīwúwéizhīyǒuyì 。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bù yán zhījiào,wúwéizhī yì , tiān xià xī jí zhī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释翻译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好比雨水穿石头木头的故事一样。)所以我知道了无为的好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行不言之教育,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知道。
本章和十二章同样,都是讲人之尊严的,申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是谓微明之术。讲了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原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此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书之中。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所以老子以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
[长篇大论]
滴水穿石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佛像与台阶
有座山上建了一座庙,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沿着一级级石阶走到山顶,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烧香许愿。一年又一年过去,这座庙一直香火鼎盛,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终于,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了:我说佛像呀,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说:当年,您只挨六刀,便成为一方石阶,而我是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
佛像昔日经受雕凿的痛苦,造就了今日的成就。同样,我们每个人也在用今天的坎坷,为自己的未来塑造着形象。
注释出处
1、驰聘: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3、希:一本作稀,稀少。
老子 道德经